《复兴之路》是一部叙述中华民族近现代史的作品,作品的时间跨度由第一次鸦片战争到21实际初,洋洋洒洒叙述着中华民族的屈辱、自豪,落后、强大,给读者一个脉络清晰,叙述完整的历史读本。
可以说中华民族近现代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是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摸索了一百多年才找到的,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总是板着面孔,以刻板的叙述,对人们做着一种诉说。但后人总会从这种刻板后面,看到历史活生生的面孔,有血有泪的身躯。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是中国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华民族寻求复兴的必经之路。
我们再回到书中,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当时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赶紧翻过这一段吧,朋友们,当看到中国改革开放到跨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再次以一个大国、强国的形象对外宣示。书本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强烈的反差,不禁让人忍不住激动万分,忍不住说出:复兴!复兴!复兴!中华民族真的走向了复兴之路。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读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社会的发展,可以让我们从社会的表面现象往深层次的方面去思考。社会新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生态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等却还在摸索阶段,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现代社会的发展讲究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到现在的“中国梦”,正是适应时代发展,解决当今社会矛盾的有力武器。何为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说的:“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呀,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呀的一种共同的期盼。”怎么去实现“中国梦”,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我有什么梦想,我可以为社会贡献多少。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读着《复兴之路》,使人心情澎湃,就像每次唱响国歌,总使人激动万分。面对中华民族如今取得的成就,如何去巩固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这句话,每个党员干部都肩负着沉沉的担子。
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一定能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中实现!
|